弱视孩子“多看手机”的说法并不准确,且存在严重误导性。实际上,弱视矫正的核心是通过科学设计的视觉刺激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同功能,而非单纯增加手机使用时间。手机仅是部分训练工具的载体,其使用需严格遵循专业指导,否则可能加重弱视。
部分软件利用手机特性设计训练,一些弱视训练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屏幕展示动态视觉任务,利用手机的便携性和互动性增强孩子的依从性。但这些软件的核心是训练内容,而非手机本身。
“多看手机”可能被曲解为“长时间使用手机”,而专业训练强调的是短时、高频、针对性刺激。例如,软件可能要求每日训练2次,每次15分钟,而非无限制使用。
盲目“多看手机”会加重眼疲劳,手机屏幕小、亮度高,长时间注视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引发眼干、眼痛、视物模糊等现象。干扰正常视觉发育,弱视矫正需平衡双眼使用,而手机训练若未结合遮盖,可能强化健眼优势,导致弱视眼进一步被抑制。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可能损伤视网膜感光细胞,尤其对儿童视网膜发育未成熟的弱视孩子风险更高,建议使用手机训练时开启护眼模式。
弱视孩子进行弱视训练时需要科学使用手机,严格按照每日训练时长和频率进行弱视训练,训练后需要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自然光刺激可刺激多巴胺分泌,激活大脑可塑性,达到训练的目的。